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定位理论之所以成为定位理论,在于两位大师在分手之前,确立了定位理论的核心一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打造品牌为中心, 以坚持竞争导向和坚持占据心智为基本点。这正是里斯和特劳特相同的地方。
特劳特的高度
特劳特认为,“战略是一个简单、焦点明确的价值定位,换句话说,战略是买你的产品而不是你竞争对手产品的理由”;“战略就是让你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受众而言,即是鲜明地建立品牌”;“战略是一致性的经营方向。战略决定产品规划,战略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内外沟通,战略引导组织工作的重心”。其实,在特劳特的心中,战略就是定位,定位就是战略。《什么是战略》中的 “战略”一词很多情况下可以用“定位”替代。特劳特对定位的战略性提升,是特劳特对定位理论的最大贡献。这在商业实践和商业实战中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特劳特定位与里斯定位的不同之处:特劳特更注重实战,强调实用,重视商业竞争导向,更注重对现实顾客的争夺而非开发潜在顾客,更注重调动企业所有的资源占据心智资源,夺取定位。
里斯的深度
里斯和特劳特分手后,他思考的是如何从总体上把握打造品牌的方法,包括向上把定位提升到企业经营战略高度,倡导聚焦经营;向下追根究底,寻找品牌起源。里斯向下深挖,撰写了他认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本书”一《品牌之源》。《品牌之源》传承了定位的核心思想和寻找定位最重要的方法(寻找并占据心智中的空子),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品牌来自商业中最伟大的力量和最确定不移的趋势一一分化(寻找心智中空子的方法),品牌最大的机会、成功概率在新品类(新品类就是心智中的空子)中,品牌的秘密在于主导和代言品类(改写了品牌的定义),分化是品牌之源,品类是品牌之母.企业要利用分化开创、发展、主导新品类打造新的品牌。里斯关于商业分化的观点、对品牌起源的洞察,在营销理论、管理理论和商业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或许可以这么说,特劳特在实战中技高一筹,里斯更具洞察力;特劳特占据了现在,里斯抓住了未来。
相同多于不同
无论两位大师怎样发展定位理论,他们都没有离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如里斯的品牌起源理论和品类战略--利用开创、发展和主导新品类成为第一品牌(对立成为第二其实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第一。同样是以打造品牌为核心)一方面避免了与代表老品类的强势品牌直接竞争,开辟无人竞争领域(坚持竞争导向);另一方面,因为是新事物所以更容易进入和占据心智(坚持占据心智)。因此,品类战略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最新发展和新竞争形势下打造品牌的必然选择。比如特劳特的战略定位,其本质是调动企业的所有资源支持企业建立强势的产品品牌,企业战略不过是实现企业产品品牌战略的支撑,其战略定位同样是以打造品牌为中心。由此可见,双方的相同多于不同。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用,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